ty8线路检测登录注册-ty8天游在线注册地址-ty8天游在线登录

中共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关于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 集团新闻
  • 政策讯息
  • 基层动态
  • 图片新闻
  • 公示公告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集团简介

    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青海能源集团)是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煤炭地质局、青海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专业化大型国有能源,包括煤炭勘查、生产、开发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企业,公司注册地位于西宁市生物园区,注册资本金35.55亿元。

    青海能源集团是青海省最早的国有煤炭生产企业。从明朝洪武年间发现可燃“黑土”,到明清时开始私人开采、民国成立公营公司大通公平煤矿,再到2011年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企业发展经历了600多年风雨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大通公平煤矿改称大通人民煤矿,1953年改称大通煤矿,1959年改称大通矿务局,1974年列入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年设计提升能力为120万吨,年最高产能达到120万吨,生产的“民光”牌香煤曾响誉西北(2016年12月顺应国家去产能政策停产关闭),2002年改为青海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组建成立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历经风雨洗礼的企业,69年来累计生产煤炭上亿吨(9788.67万吨),为青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青海能源集团是典型的国有老企业,现有员工及家属3万多人,正式员工459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拥有鱼卡公司、鱼卡二矿、团鱼山露天煤矿、启明新能源公司、物资供应公司、机械修造公司、民光销售公司、能源物业公司、青海铁能储运有限公司、民圣物流股份公司、青海海西团鱼山售电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国家级区域矿山救护中心、职工培训中心、技术中心等完整配套的安全生产技术机构和生产、生活福利设施,已完成棚户区一、二、三期改造建设3716套住房。拟控股青海煤炭设计院,控股大通煤矿土地利用项目公司。同时,受省国资委委托托管青海能投集团及下属企业。

    青海能源集团现拥有已探明的煤炭总储量37.8亿吨,分别分布在鱼卡矿区、团鱼山矿区和新疆吐哈煤田沙尔湖矿区。鱼卡矿区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4亿吨。团鱼山矿区面积11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9亿吨。两矿区总储量28.9亿吨,占青海省已探明动力煤总储量的90%。其中,鱼卡矿区一井田采矿权面积36.5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8.5亿吨,已建成生产规模400万吨/年的矿井,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区,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煤矿;团鱼山北部煤炭采矿权面积2.47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6400万吨,先期45万吨/年;鱼卡矿区二井田探矿权面积15.05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42030万吨,规模180万吨/年;鱼卡矿区三井田探明煤炭资源储量35630万吨,勘查面积23.81平方公里(待项目成熟进行开发),设计生产规模90万吨/年。红柳泉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2亿吨,面积29.17平方公里;团鱼山中部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8亿吨。红柳泉和团鱼山整合开发240万吨/年。新疆吐哈煤田沙尔湖矿区金水沙西井田(规划内:九号露天矿1000万吨/年),是疆煤入青战略重点项目,矿区面积28.74平方公里,国家备案储量8.9亿吨。项目进展情况,沙尔湖矿区总体规划初审已通过自治区评审,现正在根据环评意见进行修编,近期修编完成报自治区发改委,规划环评已编制完成,于2017年通过初审,现已修编完成,具备上报国家条件。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青海能源集团将进一步加大三个矿区煤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力度,完成投资约150亿元。在新能源开发战略中,已经在青海海西建成的启明新能源锡铁山50兆瓦风电一期项目和正在筹建的50兆瓦风电二期项目、光伏发电项目,标志着青海能源集团向新能源产业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为此,青海能源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能源梦的愿景和宏伟蓝图,具体为一个梦想,即能源梦。两个百亿,即总资产超过百亿,总收入超过百亿。三个千万,即一千万吨产量,一千万吨销量,一千万吨贸易量。实施十大工程,即管理工程,改革工程,上市工程,产权工程,项目工程,生产安全工程,品牌工程,企业文化工程,监督工程,党建工程。围绕三大重点,即以效益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改革为突破。确立了五位一体战略,即经营管理效益是根本,安全环保生产是保障,项目发展规模是基础,文化形象品牌是灵魂,员工福利水平是目标。要求全体干部员工树立十个意识,即深刻的变革意识,紧迫的管理意思,强烈的经营意识,高度的人才意识,绝对的安全意识,精明的成本意识,高品的质量意识,诚信的品牌意识,充分的信任意识,行为的自觉意识。制定了整体推进十五个全面工作,即全面的管理、改革、创新、生产、安全、技术、经营、成本、绩效、对标、流程再造、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明晰了公司发展成功或阶段性成果的二十个标志,即企业盈利具有可持续性、公司发展质量走向稳健优质;生产安全保持稳定性、环保良好、美丽矿山建设取得新成果;销售由推销向营销转变;生产产量质量上新水平、新技术新成果运用良好;全员经营理念形成共识、全面预算管理刚性化;企业管理、创新理念形成共识、宏观中观微观管理机制制度形成;企业改革理念形成共识、改革委员会推动全面改革实施;集团公司外向型特征明显、成功上市、融资功能更加强大;全员工资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成效显著;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不断有新成果、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企业文化特征明显并形成全员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生动活泼,气象恢宏;干部作风由被动强制转变为自觉引领、德能勤绩廉和中考大考常考有机融合成效显著、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取得成效、十个“三位一体”监督体系运转有效;学习成为自觉行为并形成浓厚氛围;深化与外企联合合作有重大突破、公司改制改造、股权合作以及兼并重组使集团功能和管控模式更加优化;优化产业结构非煤能源占比明显提升;实现能源集团、煤业集团融合发展有新突破;产品质量认证、商标品牌等级提升和有关资质升级有新突破;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齐头并进平衡发展;三项制度改革有新突破有效促进企业发展;智慧矿山工作正式启动有重要进展。

     目前,青海能源集团本着“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安全高效,稳步推进”的理念和2018年职代会上提出的“一个梦想,十大工程,两个百亿,三个千万,工资名列前茅”的宏伟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将开创能源集团新时代,发展能源集团新局面,实现能源集团新梦想,把能源集团建设成青海省的大型煤炭勘查、生产及新能源产业大集团。



查看更多
集团简介
GROUP PROFILE
更多>

    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青海能源集团)是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煤炭地质局、青海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出资组建的一家专业化大型国有能源,包括煤炭勘查、生产、开发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企业,公司注册地位于西宁市生物园区,注册资本金35.55亿元。

    青海能源集团是青海省最早的国有煤炭生产企业。从明朝洪武年间发现可燃“黑土”,到明清时开始私人开采、民国成立公营公司大通公平煤矿,再到2011年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企业发展经历了600多年风雨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大通公平煤矿改称大通人民煤矿,1953年改称大通煤矿,1959年改称大通矿务局,1974年列入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年设计提升能力为120万吨,年最高产能达到120万吨,生产的“民光”牌香煤曾响誉西北(2016年12月顺应国家去产能政策停产关闭),2002年改为青海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组建成立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历经风雨洗礼的企业,69年来累计生产煤炭上亿吨(9788.67万吨),为青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青海能源集团是典型的国有老企业,现有员工及家属3万多人,正式员工459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拥有鱼卡公司、鱼卡二矿、团鱼山露天煤矿、启明新能源公司、物资供应公司、机械修造公司、民光销售公司、能源物业公司、青海铁能储运有限公司、民圣物流股份公司、青海海西团鱼山售电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国家级区域矿山救护中心、职工培训中心、技术中心等完整配套的安全生产技术机构和生产、生活福利设施,已完成棚户区一、二、三期改造建设3716套住房。拟控股青海煤炭设计院,控股大通煤矿土地利用项目公司。同时,受省国资委委托托管青海能投集团及下属企业。

    青海能源集团现拥有已探明的煤炭总储量37.8亿吨,分别分布在鱼卡矿区、团鱼山矿区和新疆吐哈煤田沙尔湖矿区。鱼卡矿区面积约14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24亿吨。团鱼山矿区面积117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9亿吨。两矿区总储量28.9亿吨,占青海省已探明动力煤总储量的90%。其中,鱼卡矿区一井田采矿权面积36.5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8.5亿吨,已建成生产规模400万吨/年的矿井,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区,也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型煤矿;团鱼山北部煤炭采矿权面积2.47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6400万吨,先期45万吨/年;鱼卡矿区二井田探矿权面积15.05平方公里,煤炭资源储量42030万吨,规模180万吨/年;鱼卡矿区三井田探明煤炭资源储量35630万吨,勘查面积23.81平方公里(待项目成熟进行开发),设计生产规模90万吨/年。红柳泉探明煤炭资源储量2.2亿吨,面积29.17平方公里;团鱼山中部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8亿吨。红柳泉和团鱼山整合开发240万吨/年。新疆吐哈煤田沙尔湖矿区金水沙西井田(规划内:九号露天矿1000万吨/年),是疆煤入青战略重点项目,矿区面积28.74平方公里,国家备案储量8.9亿吨。项目进展情况,沙尔湖矿区总体规划初审已通过自治区评审,现正在根据环评意见进行修编,近期修编完成报自治区发改委,规划环评已编制完成,于2017年通过初审,现已修编完成,具备上报国家条件。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青海能源集团将进一步加大三个矿区煤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力度,完成投资约150亿元。在新能源开发战略中,已经在青海海西建成的启明新能源锡铁山50兆瓦风电一期项目和正在筹建的50兆瓦风电二期项目、光伏发电项目,标志着青海能源集团向新能源产业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为此,青海能源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能源梦的愿景和宏伟蓝图,具体为一个梦想,即能源梦。两个百亿,即总资产超过百亿,总收入超过百亿。三个千万,即一千万吨产量,一千万吨销量,一千万吨贸易量。实施十大工程,即管理工程,改革工程,上市工程,产权工程,项目工程,生产安全工程,品牌工程,企业文化工程,监督工程,党建工程。围绕三大重点,即以效益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改革为突破。确立了五位一体战略,即经营管理效益是根本,安全环保生产是保障,项目发展规模是基础,文化形象品牌是灵魂,员工福利水平是目标。要求全体干部员工树立十个意识,即深刻的变革意识,紧迫的管理意思,强烈的经营意识,高度的人才意识,绝对的安全意识,精明的成本意识,高品的质量意识,诚信的品牌意识,充分的信任意识,行为的自觉意识。制定了整体推进十五个全面工作,即全面的管理、改革、创新、生产、安全、技术、经营、成本、绩效、对标、流程再造、干部队伍、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文化融合。明晰了公司发展成功或阶段性成果的二十个标志,即企业盈利具有可持续性、公司发展质量走向稳健优质;生产安全保持稳定性、环保良好、美丽矿山建设取得新成果;销售由推销向营销转变;生产产量质量上新水平、新技术新成果运用良好;全员经营理念形成共识、全面预算管理刚性化;企业管理、创新理念形成共识、宏观中观微观管理机制制度形成;企业改革理念形成共识、改革委员会推动全面改革实施;集团公司外向型特征明显、成功上市、融资功能更加强大;全员工资增长具有可持续性、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成效显著;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不断有新成果、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企业文化特征明显并形成全员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生动活泼,气象恢宏;干部作风由被动强制转变为自觉引领、德能勤绩廉和中考大考常考有机融合成效显著、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取得成效、十个“三位一体”监督体系运转有效;学习成为自觉行为并形成浓厚氛围;深化与外企联合合作有重大突破、公司改制改造、股权合作以及兼并重组使集团功能和管控模式更加优化;优化产业结构非煤能源占比明显提升;实现能源集团、煤业集团融合发展有新突破;产品质量认证、商标品牌等级提升和有关资质升级有新突破;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齐头并进平衡发展;三项制度改革有新突破有效促进企业发展;智慧矿山工作正式启动有重要进展。

     目前,青海能源集团本着“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安全高效,稳步推进”的理念和2018年职代会上提出的“一个梦想,十大工程,两个百亿,三个千万,工资名列前茅”的宏伟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三届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将开创能源集团新时代,发展能源集团新局面,实现能源集团新梦想,把能源集团建设成青海省的大型煤炭勘查、生产及新能源产业大集团。



企业文化
人才战略
信息公开
联系我们
企业发展
Enterprise Development
企业发展
Enterprise Development
查看
煤矿建设
Coal mine construction
查看
业务介绍
Business introduction
查看
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查看
企业发展
Enterprise Development
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人才战略
TALENT STRATEGY
信息公开
INFORMATION DISCLOSURE
党建工作
PARTY CONSTRUCTION
  • 政工工作
  • 党员教育
  • 工会工作
  • 纪检工作
视频中心 更多>
视频中心
GROUP VIDEO
更多>